人物简介:青海银,理学博士,乐山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主要从事雷达系统控制和灾害事件空间效应观测预警研究,校级雷达探测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乐山市首批认证优秀高层次人才“嘉州英才”。近些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十余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珞珈山:建实验雷达站,创可贴在指头上缠了一圈又一圈
“嘶嘶——”身穿工装的青海银甩甩右手,忙凑到嘴边吹气。此时,他正蹲身安装天线,但第一颗螺丝就把手指硌得发疼。在日前的工作中,手指已起了茧,但他此时一看,却变得红肿了。
“来,手套。”青海银的师弟的手指也肿了起来,他递来手套。两人各自戴上手套后,精神一振,又开始拧螺丝,但没多久,两人的手指又痛了起来,都不由轻声“哎哟”。青海银叹一口气,坐在地上,想起了这大半年来的情形。
青海银和他的团队做的是国家“子午工程”项目,需要建设大型地基观测雷达。考虑到环境因素,雷达场地只能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选址、改造环境、雷达外设搭建,就花了大半年时间。576根天线,每根天线都需要用螺丝固定,再调整阻抗匹配器,最麻烦的是保证每一根天线的驻波比在一个最优的状态,这些操作都是手上功夫。为了缓减大拇指和食指的疼痛,他和师弟用创可贴在指头上缠了一圈又一圈又继续干活。如此几个月后,天线终于架成并调试好。
天线的测量效果很好,但前提是需要经常维护,不断调整天线的阻抗匹配器,以期获得最佳的雷达效果图。在雷达的建设和维护的同时,青海银也在学习相关理论。“我刚读研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觉得雷达高大上。”机缘巧合之下,他成功进入了国家“子午工程”项目核心建设团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雷达,但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得从头学习。首次将理论与实践如此紧密结合,青海银遇到许多困惑,但在一些优秀工程师的指导下,他收获颇多。比如他从南京14所工程师那里学会了怎么调试相控阵雷达波束,怎么仿真雷达方向图,怎么对雷达回波进行有效的频谱分析等。
“子午工程”武汉MST雷达验收的时候,青海银被晒得很黑,他说:“我当时就像一个小老头。”长时间生活在大山深处,条件十分有限,青海银衣着也很简朴。合影时,验收专家都没看出来他是学生。其后不久,青海银收到一封邀请函,被邀请去“国际雷达培训会”作大会特邀报告。会上,之前的验收专家感到很惊讶,“原来这人竟是学生!”
读博期间,青海银每早七点多就去实验室,晚上十点左右才离开,几乎没有午休,他经常调侃自己:“我不比实验室任何人聪明,但是我一定比任何人都勤奋。”这样的生活习惯已经在他的生物钟上定格,工作后,他也常在早上七点左右自然醒。
在同事黄凯眼里,青海银十分勤于工作,总是最早到实验室、最晚离开的那个人。当学生遇到难题不能解决,他一定会找时间尽早给学生答疑解惑。他经常忘记吃饭的点,甚至有的晚上忘记回家,直到家人给他打电话。青海银鼓励学生们暑假留在实验室,自己也几乎全程陪伴。他严格要求实验室出勤时间,自己也以身作则,利用整个暑假集训,让一个个零基础的学生能够热爱科研,热爱实验室。
武珈山:让雷达在乐山师院转起来
2013年,青海银正式进入实验室做科研,开始了单一的生活:看论文和整理思路。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躺在床上的他睁开倦眼,久久不愿起身,心中思潮起伏。原来导师看重他综合能力较强,想把他培养成这个实验室中高层大气探测的中坚力量,并留下来。但是此前,这个科研方向没有任何积累,他得从头干起。
几个月来,青海银广泛阅读国内外论文。英文论文里,满是陌生的专业名词,起初读来,他词典不离手,几天才能读完一篇,读了还需做综述,才能增加收获。每周下来,他都拿着整理好的一大堆论文和自己理清的思路去找导师讨论,但每次他的想法都会被导师否定。
青海银疑惑虽多,导师却只提供建议而不给出方向、方法。他一个在读博士生,近半年来居然还没找到方向。一次次受挫,他渐渐灰心丧气。他生平第一次害怕见导师,心想:“我不如自己在寝室看论文算了。”他幻想着自己也许哪天会顿悟。
“还是不行啊。”当他鼓起勇气,整理好思路,再一次去见导师时,还是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委屈、失望、无力……积压了许久的情绪一齐涌来,他落泪了。导师见状,赶忙起身关门:“咱们关上门哭。”他说了一番安慰的话,青海银才止住泪。之后,他调整好心态,继续咬牙坚持。
这年十月份,青海银像往常一样,去见导师,没想到,这次他的想法被认可了。大半年的坚持,终于让他在高手如云的雷达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2014年4月,青海银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二区Top)上。回忆那一次成功,他现在都很开心,说:“其实我很感谢我的导师,让我屡次体验失败,不断煎熬,挣扎前进。这让我找到了科研的感觉。”他表示,从“零”到“一”难,从“一”到“百”易,此后做科研,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并且每每能沉浸其中而欣喜不已。
2016年,结束了九年的武大生活,青海银来到了乐山师范学院。在师院,他为了自己的雷达梦,一直坚持着博士期间的科研状态,一台台先进的雷达设备在师院建立,以“雷达”命名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实验室也建立起来。在刚刚结束的学校平台考核中,雷达实验室获评“优秀”等级,武大与师院共建的雷达综合观测站也在师院40周年校庆时挂牌。这一切,都是青海银所坚持的雷达梦。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雷达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这十年里他从一个雷达盲变成了一个忠实的雷达达人,他的科研、生活无不围绕着雷达进行。
青海银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单一,但并不单调。”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实验室,首先对所有雷达的运行状态检查一遍,确保其运行正常,然后开始看文献,为了防止自己的思想落后,只要在实验室,他每天都会坚持看几篇雷达领域的文献。
青海银为了工作,长留学校,他的家人很支持,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为了让他专心工作,父母和正在休产假的爱人干脆就一起回了老家。他每天会和孩子视频,当看着孩子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多么想他们,他说:“我的大儿子已经没有原来在身边那样亲热我了,每次聊不上几句话就不理我了。”家人的支持,更成全了青海银的那份雷达梦,他很感激,但同时也认为自己亏欠家庭太多了。
他噙着泪,给实验室的每一位老师编写了长长的感谢短信:科研路上我不孤独
青海银说:“我和我的导师是亦师亦友亦父子。”他大二时就结识了他的导师。本科毕业后,他本想保研去北大,却被导师用一顿饺子“收买”到了麾下。谈及此事,青海银觉得虽然好笑,但是一点都不亏。在科研道路上,导师的睿智和领域先机感让青海银非常折服,在生活上,导师对他的引导和关怀也是无微不至。
他现在还记得,实验室的老师为了让他安心留在实验室学习,凑钱还清了他的助学贷款;暑假时间,实验室还为留下的学生专门订了午餐和晚餐的盒饭,在那时青海银看来,那些盒饭真的是大餐。博士毕业的时候,导师送他返乡,临行前还叮嘱他说:“海银啊,一定要站稳讲台,一定要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在火车上,他噙着泪,给实验室的每一位老师都编写了长长的感谢短信,表达发自肺腑的感恩。
来到师院,青海银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够如愿继续从事自己的雷达事业:学校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资金和平台保障,学校的各级领导对实验室的建设也都非常关心。期间,胡丹书记还亲自到实验室来慰问师生;杜学元副校长为了实验室平台升级,多次亲自到省教育厅汇报;学院的院长和书记也多次到实验室关心师生情况;实验室的同事和学生都非常珍惜这个团队和平台,大家一起积极努力……这些点点滴滴都让青海银铭感于心。青海银说:“很感谢这么多人帮助我,科研路上不孤独。”
青海银一方面鼓励并指导武大的师弟师妹们把雷达相关研究做好,另一方面也在壮大着师院的雷达实验室。青海银对实验室学生的爱,学生们也很感激,他积极表扬鼓励勤奋的学生,对于懒惰的学生也会毫不避讳的批评。学生李良琦申报国家大学生科研项目后却迟迟没有头绪和进展,这让青海银非常着急,在一次周六的例会上,他狠狠地批评了李良琦,还多次单独找他们组讨论,如今李良琦组已经能够超预期地完成自己的项目,并且科研越做越感兴趣。
青海银所在的实验室正在积极建设乐山及其周边城市空间环境监测综合系统,旨在通过更加丰富的无线电探测设备辨明自然灾害(雷电、暴雨、地震)爆发的物理机制,他们想通过多手段的方式,寻求更加准确地灾害预警和预测方法,目前已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今年初夏,宜宾发生地震,乐山颇有震感,有人就又向青海银询问,他自信地说:“目前所有6.0级以上的地震都有明显的空间异常效应。”但又有些无奈:“有了异常空间效应,但是不一定有地震,这就是虚警。”所以很多监测分析结果不能对外公布,一旦引起社会恐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他认为乐山是一块“佛地”,这里水系发达,能够极大地削减地震波。他想在乐山建一个空间综合观测平台,辐射西南地区甚至全国。他说:“我想以此服务乐山的经济,改善基础民生,预测自然灾害,做好防范工作。同时,向老师和同学们证明师院也是可以做科研的。”
记者手记:记者偶见青海银发表的文学作品,十分好奇,青海银说,对文学的喜爱,也让他的工作变得有趣。健谈的他,常能和同事、学生打成一片。对他来说,科研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即使是在科研最艰难的时候,他也能和同学打牌唠嗑、同师弟从牙缝中省出钱来去吃牛脚,乐在其中;同事黄凯说,青海银热爱工作,常有许多学生围着青海银提问;学生颜小风说,他对他们十分照顾。李良琦说,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带着我们,一起搞科研,有空也会请我们吃火锅,畅聊人生。